"肉灵芝"又称“太岁”,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
“太岁”入住安阳中医药博物馆多年,由小到大在水中不断生长,它以世上罕见新奇特的形象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眼球。“太岁”自然界发现极少,黏菌活性很强,主要靠孢子菌丝繁殖,其再生能力也很强,可以随意切割都能再生。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又有真菌特点。有专家认为,太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
那么太岁是怎么形成的呢?
1、太岁是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环境比较恶劣的土壤里的,而在农田、江河边上或者是建筑修桥等深土层里生长的野生太岁相对来说品质会要差一点,因为这样的肉灵芝吸水性比较多,因此肉体会比较柔软。
2、满足太岁生长的条件,只要是该地方的温度湿度以及营养条件等都能够满足肉灵芝的成长,那么就可能会长出天然太岁来。
3、野生太岁有3个不喜欢,不喜欢高温(连续10天36℃以上的温度)、不喜欢糖、不喜欢很多的细菌。
4、野生太岁肉灵芝长在土里像肉球,像肉有弹性,入水不腐、不臭、不烂还可以吞噬水中细菌,切下的每一份也都是活体,都可以生长繁殖。
《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长寿药最为著名。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徐福和他的寻找船队消失在历史长河里,而它梦寐以求的仙药也化为了历史传说。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青春不老。《山海经》称之为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
关于“太岁”肉灵芝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据中国太岁收藏协会专家介绍,因复合粘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安全起见,建议收藏研究为主,不可轻易食用。
安阳市脉管炎医院 药械科 牛素芳副主任中药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