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
一直在阳光和雨水之间“反复横跳”
闷热潮湿的感觉
让不少人直呼难受
这样的夏天怎么过才好呢
中医专家提醒您
虽然天气不似预期
但冬病夏治的“三伏贴”
却从不缺席
一年一次
冬病夏治好时机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三伏贴、三伏灸、督灸、雷火灸等。
三伏贴,将中草药制成膏剂或药饼,贴敷于相应穴位,通过中药对经络的刺激,并利用三伏天阳气旺盛之时,内外相合,起到散寒通络、益气温阳等作用。一方面能祛除阴寒之病邪,一方面能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一些寒性病的目的。
2025年三伏贴时间
开阳贴:6月21日—7月19日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7月30日—8月8日
末伏:8月9日—8月18日
伏后加强:8月19日—8月28日
什么人适合三伏贴?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中医辩证的寒证、气虚、阳虚证。如下:
呼吸系统疾病:新冠肺炎后遗症、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体虚久咳;
五官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厌食症等;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
骨关节疾病: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儿科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脾胃虚弱、腺样体肥大等亚健康状态:手脚发凉、畏寒怕冷等属阳虚、气虚体质者。
这些人慎用或禁用三伏贴
慎用人群
禁忌人群
1.成人建议每次敷贴2~4小时,儿童敷贴1~2小时,在贴敷过程中如有痒、疼等明显不适,可提前取下。 2.部分人敷贴后局部会出现水泡,这属于正常现象,说明效果较好,不必惊慌。小水泡可自行吸收,不必处理;若水泡较大,建议到医院处理。 3.如遇感冒、发烧等疾病的急性期或女性经期、妊娠期等特殊情况,建议先暂停贴敷,择期再贴。 4.贴敷当天禁止洗澡,忌过量运动、大量出汗。